近年来,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林木产品消费大国,对林产品进口严重依赖。2013年,国产木材8300万立方米,进口的原料、锯材、木浆、废纸等折合原木后,总量高达2.62亿立方米。 “国产木材与进口木材总量比为1∶3,意味着我国林业发展对国际市场有着深度依赖。”中国林产业工业协会副会长叶克林说。随着我国木材消费量的逐年增长,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。 与此同时,中国林业产业的“碳汇成长空间”同样受制于人。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介绍,2014年全球碳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近2/3,达887亿美元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之一,但无论是碳交易市场还是碳汇标准,都深度依赖欧美。 二是没有国内统一的碳交易平台,在全球碳汇市场没有话语权,“成长空间肯定受国外交易商掠夺”。 首先要加大国外先进林木资源引进、适应、融入力度,在做好“生态入侵”防护的基础上,改变对海外树种入境简单“封堵”的“鸵鸟”思维,科学引进国外生长周期短、适应性强的树种,建立林业良种资源。 其次要加快“民间采购”渠道,并在平等互利、互惠共赢的基础上,到地广人稀、生长周期短的国家和地区布局海外林业战略储备基地,推动林业安全全球战略布局。 本文来源:www.mupian.com |